[1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声明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2, 42(4): 222-222.
|
[2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征稿简则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2, 42(3): 204-204.
|
[3] |
王圣洁, 周立君, 孙萍.
科学计量:中国海洋地质40年发展历程与研究热点分析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1, 41(6): 1-14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1110601
|
[4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创刊40周年优秀作者与优秀审稿专家名单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1, 41(5): 231-232.
|
[5] |
汪品先.
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的结合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1, 41(5): 1-2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1072601
|
[6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征稿简则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1, 41(3): 220-220.
|
[7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征稿简则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0, 40(2): 208-208.
|
[8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征稿简则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0, 40(1): 210-210.
|
[9] |
.
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征稿简则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6): 228-228.
|
[10] |
张伯达, 雷振宇, 郑文义, 李政坤, 蔡达仰, 张金锋, 苏明, 杨睿.
地震资料中柱状流体运移通道形态参数及其地质意义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3): 171-181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8103001
|
[11] |
汪品先.
大洋钻探与中国的海洋地质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1): 7-14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9021201
|
[12] |
杨鹏, 夏斌, 蔡周荣, 万志峰, 黄强太, 张勇.
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成因机制:与渭河盆地构造对比分析的启示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7, 37(6): 65-75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7.06.007
|
[13] |
尹延鸿, 叶思源, 赵铁虎, 尹聪.
渤海海峡跨海桥隧建设的海洋地质环境分析及修建方案思考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7, 37(3): 1-16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7.03.001
|
[14] |
邵明娟, 苏新, 石学法, 杨耀民, 王晓伏.
洋中脊热液系统成矿地质条件对比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3, 33(6): 55-60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3.06055
|
[15] |
王圣洁, 周永青, 张兆代, 刘京鹏.
国际海洋地质论文的科学计量分析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3, 33(1): 72-72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3.01072
|
[16] |
高抒.
海洋沉积地质过程模拟:性质与问题及前景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5): 1-7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5001
|
[17] |
姚伯初.
海洋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地质学的发展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4): 21-28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4021
|
[18] |
秦蕴珊, 李铁刚.
回顾·展望·建议——纪念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创刊30周年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4): 7-10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4007
|
[19] |
.
雄关漫道真如铁——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》创刊30年感言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4): 1-2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4001
|
[20] |
李斌, 杨文达, 李培廉.
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评估深水井位工程地质灾害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9, 29(1): 121-127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09.01121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