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骆帅兵, 张莉, 王笑雪, 余秋华, 雷振宇, 帅庆伟.
南海南部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-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3, 43(4): 116-128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2082901
|
[2] |
唐旭, 张向涛, 余一欣, 邱欣卫, 鲁明松, 牛胜利, 何雁兵, 唐海氢.
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南部古近系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成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3, 43(3): 132-143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2071201
|
[3] |
陈宇航, 张新涛, 余一欣, 杨帆, 柳永军, 张震, 戈道瑶, 杜琦睿.
渤中凹陷北部古近系底部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3, 43(2): 170-180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2050301
|
[4] |
杨楚鹏, 刘杰, 杨睿, 姚永坚, 李学杰, 苏明.
北极波弗特—马更些三角洲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0, 40(6): 146-158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0052602
|
[5] |
王明健, 肖国林, 张勇, 杨艳秋, 杨长清.
东海陆架盆地东南部白垩系油气成藏条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6): 169-176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9070303
|
[6] |
刘建, 谢睿, 徐敏, 林小云.
东海西部台北坳陷中生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6): 150-158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9070307
|
[7] |
杨长清, 杨艳秋, 杨传胜, 孙晶, 王建强, 肖国林, 王蛟, 王明键.
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构造-沉积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9, 39(6): 30-40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9070305
|
[8] |
倪仕琪, 王志欣, 宋继叶, 逄林安.
南海西南部西纳土纳盆地油气成藏组合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8, 38(5): 130-143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8.05.013
|
[9] |
龚建明, 廖晶, 尹维翰, 张莉, 何拥军, 孙治雷, 杨传胜, 王建强, 黄威, 孟明, 成海燕.
北印度洋马克兰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8, 38(2): 148-155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8.02.015
|
[10] |
赵斐宇, 姜素华, 李三忠, 孟凡顺, 曹伟, 汪刚, 张慧璇, 高嵩, 郑祺亮.
曾母拉分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:廷贾-西巴兰线断裂的控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7, 37(4): 209-220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7.04.014
|
[11] |
王剑, 赵汝敏, 谢楠, 李林涛, 张翼.
扎格罗斯前陆盆地构造样式与油气成藏规律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6, 36(2): 143-151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6.02.016
|
[12] |
胡林, 杨希冰, 徐雪丰, 付大巍, 张帅.
南海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6, 36(2): 121-127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6.02.014
|
[13] |
李辉, 张迎朝, 牛翠银, 陆江, 周刚, 詹冶萍.
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西区文昌B凹陷油气运聚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5, 35(4): 133-140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5.04.014
|
[14] |
李辉, 陈胜红, 张迎朝, 牛翠银, 张坤坤, 叶绮, 胡高伟.
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断裂特征与油气成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4, 34(3): 115-124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4.03115
|
[15] |
冯渊, 柳广弟, 杨伟伟, 龚姚进.
辽河坳陷兴隆台油田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4, 34(1): 137-143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4.01137
|
[16] |
赵鹏飞, 范洪军, 杨香华.
锦州X油田东营组油气成藏模式及滚动开发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3, 33(3): 133-141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3.03133
|
[17] |
王修平, 叶加仁, 孙建峰, 吴娟.
涠西南凹陷C洼油气成藏体系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9, 29(5): 107-114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09.05107
|
[18] |
张先平, 陈海红, 张树林, 叶加仁.
东海西湖凹陷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8, 28(2): 87-91.
|
[19] |
张先平, 张树林, 陈海红, 叶加仁.
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7, 27(3): 93-97.
|
[20] |
徐辉龙, 丘学林, 孙金龙.
莺歌海盆地新构造运动与超压体系喷溢油气成藏作用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6, 26(3): 93-100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