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苏明, 王艺璇, 陈慧, 刘姗, 解习农, 张小波, 常景龙, 孟凡盛, 周海涛, 栾坤祥, 卓海腾, 王策, 雷亚平.
南海北部中—深层环流格局下海山-阶地-峡谷沉积效应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23, 43(3): 61-73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23052201
|
[2] |
夏少红, 范朝焰, 孙金龙, 曹敬贺, 赵芳, 万奎元.
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发育特征与构造意义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7, 37(6): 25-33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7.06.003
|
[3] |
刘科, 王建华.
南海北部新构造活动特征及地震区带划分参数分析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6, 36(2): 85-92.
doi: 10.16562/j.cnki.0256-1492.2016.02.010
|
[4] |
刘鸿, 栾锡武, 岳保静, 曾洁.
南海北部磁静区重磁特征及成因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4, 34(4): 65-78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4.04065
|
[5] |
吴文祥, 房茜, 葛全胜.
中国龙山时代(5.0~4.0kaBP)气候变化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3, 33(6): 129-137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3.06129
|
[6] |
崔航, 王杰.
基于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的气候重建模型研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3, 33(4): 17-24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3.04017
|
[7] |
程世秀, 李三忠, 索艳慧, 刘鑫, 余珊, 戴黎明, 马云, 赵淑娟, 王霄飞, 安慧婷, 熊莉娟, 薛友辰.
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群构造特征及其成因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2, 32(6): 79-93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2.06079
|
[8] |
贺娟, 李丽, 王慧, 赵美训.
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颗石藻生产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2, 32(4): 9-16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2.04009
|
[9] |
戴璐, 翁成郁, 陆钧, 刘元兵.
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布及其传播机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2, 32(2): 93-108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2.02093
|
[10] |
杨睿, 张媛, 雷新华, 苏正, 梁金强, 沙志彬.
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带识别与深度预测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4): 141-147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4141
|
[11] |
何家雄, 马文宏, 陈胜红, 龚晓峰.
南海北部边缘盆地非烃气分布及形成的地质条件与控制因素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1, 31(2): 95-104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1.02095
|
[12] |
袁圣强, 吴时国, 赵宗举, 徐方建.
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沉积物输送模式探讨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10, 30(4): 39-48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10.04039
|
[13] |
沙志彬, 郭依群, 杨木壮, 梁金强, 王力峰.
南海北部陆坡区沉积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9, 29(5): 89-98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09.05089
|
[14] |
孙运宝, 吴时国, 王志君, 李清平, 王秀娟, 董冬冬, 刘峰.
南海北部白云大型海底滑坡的几何形态与变形特征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8, 28(6): 69-77.
doi: 10.3724/SP.J.1140.2008.06069
|
[15] |
苗卫良, 邵磊, 庞雄, 雷永昌, 乔培军, 李昂, 吴旻哲.
南海北部渐新世以来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8, 28(2): 71-78.
|
[16] |
黄元辉, 黄玥, 蒋辉.
南海北部15 kaBP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变化:来自海洋硅藻的记录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7, 27(5): 65-74.
|
[17] |
张江勇, 余克服, 成鑫荣, 施祺.
南沙美济礁滨珊瑚骨骼密度条带的变化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7, 27(4): 85-90.
|
[18] |
吴国瑄, 王汝建, 郝沪军, 邵磊.
南海北部海相中生界发育的微体化石证据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7, 27(1): 79-85.
|
[19] |
刘绍文, 施小斌, 王良书, 高抒, 胡旭芝, 冯昌格.
南海成因机制及北部岩石圈热-流变结构研究进展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6, 26(4): 117-124.
|
[20] |
董好刚, 张卫明, 贾永刚, 王红雷.
循环振动导致黄河口潮坪土成分结构变异研究
.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,
2006, 26(3): 133-141.
|